美國最大的癌癥研究和治療機構希望城市(City of Hope)國家醫療中心發布公告稱,在臨床前研究中,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癌瘤)的靶向化療藥物(AOH1996),該消息在市場中刷屏。
AOH1996是一款用來遏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口服小分子PCNA(增殖細胞核抗原)抑制劑。
根據介紹,這種研究性療法阻止了帶有損傷DNA的細胞在G2/M階段分裂,并阻止了在S階段復制錯誤的DNA。最終的結果是,AOH1996引發了癌細胞的死亡(或者叫凋亡),同時并沒有中斷健康干細胞的繁殖周期。
也就是說,藥物“殺死”了癌細胞,但沒有傷害正常細胞。
該機構發布的照片,左邊是未經治療的癌細胞,右邊是接受新藥治療的細胞
實際上,這個作用機制從醫學上來說并不是最新發明,現在常用的化療藥基本都是靶向細胞周期干預腫瘤細胞復制的。
但是不管化療藥怎么組合,多數情況下,腫瘤細胞總是能找到辦法逃逸。這也是腫瘤治療一直以來難以有所突破的癥結所在。
歷經近20年研發
來源于一個因癌癥去世的9歲小女孩
AOH 1996以一個名叫Anna Olivia Healy的女孩名字命名。希利出生于1996年,在9歲時死于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癥神經母細胞瘤。
馬爾卡斯回憶道:“我在安娜患病晚期時遇到了她的父親……他問我能否做些關于神經母細胞瘤的事情,他給我的實驗室開了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那一刻改變了我的生活,成為了我的岔路口?!?/span>
此后近20年的時間,馬爾卡斯及其團隊一直致力于研發能夠對付神經母細胞瘤和其他癌癥的藥物,最終有了AOH 1996。
如今,這款AOH1996宣稱在這個機制中找到了新的靶點,即PCNA,并在試驗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臨床前研究已經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細胞化學生物學》期刊上。
但是,這能否就讓靶向DNA復制或者細胞周期的抗腫瘤藥物實現革命性變化,還需要更多數據和試驗,以及時間。
目前,這個藥物仍在I期臨床試驗階段,尚在探索藥物安全性。
根據美國臨床試驗資料庫的數據顯示,這個階段的試驗預期在明年3月底前結束。也就是說,大概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我們就能看到這款藥物在真實患者身上使用的數據。
這里可以簡單說一下藥物上市前要走的漫長且嚴謹的流程:
I期臨床試驗主要是進行初步的臨床藥理學研究和人體用藥的安全性評價,一般要求20-30例患者。
II期臨床試驗是對藥物的治療作用進行初步評價,要有超過100例患者參與。
III期臨床試驗是對II期的再次確認,要求超過300例患者。
這整個過程一般都需要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而且,過了III期試驗后,才可以申請上市,申請上市又需要一定的審批時間。即便上市,藥物還需要進行IV期臨床試驗,樣本量要超過2000例,以考察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
所以,正如網友所說,雖然對AOH1996有所期待,但現在談“成功”還為時尚早,“就像開場5分鐘就開香檳慶?!?。
此外,也有專業分析對其試驗的具體細節持有保留意見。
例如,根據臨床試驗前研究的報告,研究人員是在70多個癌細胞系和幾組正常細胞中測試的AOH1996。
腫瘤細胞的細胞系是從某些病人身上分裂出來的一些腫瘤細胞在體外擴增,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用這些細胞做研究。
但是體外細胞系和體內的癌細胞,不管在所處的周邊血管環境還是與其他成分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想體外模型抗腫瘤,只需要把這些細胞泡在60度熱水里就能輕松殺死它們”,顯然,真實的病癥治療卻復雜太多。
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女孩Anna Olivia Healy,永遠留在了她的九歲
人類與疾病的斗爭向來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我們都很希望早日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會來健康 以“遠程醫療”形式為載體,精準匹配專家進行會診,推動全民公平醫療,做到大病不出省,大幅減少赴外就醫開支,滿足老百姓的健康保障需求。
若有遠程會診需求,即可聯系